根據國家統計局1月2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,2013年我國居民收入基尼系數為0.473。對于此次國家統計局計算的2013年基尼系數,馬建堂認為,“總體來講是符合中國實際的。”但這遠高于國際警戒線的數字,表明我國收入分配存在很大的改進余地。
基尼系數是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,根據勞倫茨曲線所定義的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?;嶂笖低ǔ0?.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“警戒線”,超過“警戒線”就意味著社會貧富差距過大,危及基本公平,影響百姓幸福。根據黃金分割律,其準確值應為0.382是比例數值。而日本是全球基尼指數最低的國家之一,一般只有0.25。
面對我國居民收入基尼系數只有0.473,很多網友表示其中摻雜水份太多,統計局數據不夠真實。因為就在去年初,西南財經大學曾發布報告稱,2011年中國家庭的基尼系數為0.61,大大高于0.44的全球平均水平。專家和官方數據相比,民眾更愿意相信學院派的數據。那是啥原因造成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基尼指數讓人感覺有些偏低呢?
其一,工薪族的收入好統計,而富豪們的收入難尋覓。面對媒體對統計局公布的基尼指數的質疑,馬建堂局長委婉的表示:工薪族的收入狀況組織上是掌握的,應該是真的,這點也能從個稅多數由他們繳納體現出來。麻煩在于很難弄清中國高收入者的狀況。
中國的富豪們有多少?據胡潤介紹,中國大陸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富豪今年達到263人,比去年增加64人。這些富豪中,有21%是靠制造業發家致富,另外20%集中在房地產領域。這些富豪的家產計算依據主要依賴于上市公司披露等公開數據。也就是說中國還有很多隱性富豪,因為種種原因,他們的收入沒有被統計進去。拿胡潤的話說,已知富豪規模與隱性富豪規模相比可謂“冰山一角”。
其二,官員、專家、高官的灰色收入無法統計。在體制內,由于權力過大,無有制衡,前幾年官場上或國企內也出現了很多超級富豪,他們或者將收入變成大量房產,或者將非法所得移至海外。隨著政府正在著力完善個人財產申報制度,反腐敗的深入,將來會逐步拉開其面紗。究竟有多少貪官有龐大家財,我們只能等媒體逐步一一捅出。所以國家統計局對腐敗分子的不法收入是無法統計的。
此外,專家學者在外面講課,主辦方往往都會給予較高的報酬,而這些人拿了高收入是可以不必繳納個調稅的。還有就是一些醫院領導腐敗也更為隱秘,往往由藥企舉辦全國性的醫療學術交流大會,讓醫院領導上去講課,藥企就會給予很高的報酬,這就是一種新形勢下的變相賄賂。
其三,壟斷央企國企職工的收入從不公布,他們的收入與民企職工也拉開了差距。從表面上來看,壟斷企業職工基本收入并不算高,但是他們的種種福利和補貼待遇加上去之后,民企職工與國有壟斷企業職工之間的差距便拉開了。
筆者認為,除了關乎國計民生必須壟斷的行業之外,其他國有企業應該盡快打破壟斷格局,充分讓其參與到市場化競爭中來,這樣他們的壟斷紅利就會逐步消失。還有國家應該對壟斷企業收取更高的紅利,以補充社?;鹇┒?,而不是讓壟斷企業暗中給職工提高福利,人為拉大社會貧富差距。
還值得一提的是,我國基尼指數這么高,也與城鄉差距過大有關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較上年增長7.7%,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.0%,增速跑輸GDP。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896元,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.3%——這得益于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對農村的惠民政策顯現作用,城鄉差距有所縮小,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有3.3倍。
目前來看,收入最為透明的是廣大中低收入階層,而最不透明的是富豪、國企職工福利補貼、腐敗官員。如此一來,中國官方統計出來的基尼指數還是會偏低,不符合廣大民眾的預期。筆者認為,社會貧富差距拉得過大,也會造成消費啟動不起來,經濟結構調整舉履為艱,因為對于高收入群體來說,其消費潛力并不大,而對于有消費需求的中低收入群體來說,他們因收入不高,再加上各種社會保障不健全,所以根本消費不起。
所以縮小中國社會的基尼指數已刻不容緩,政府部門現在應該做的是:一、在加快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,提高農村人口的收入。二、加大反腐敗力度,并完善個人財產申報制度。三、還應該將個調稅起征點向上提高,讓高收入群體承擔更多社會責任。因為個調稅本來是起著拉近社會貧富差距的作用,而現在中國的個調稅基本上就是“工薪稅”,而真正高收入群體往往可以避稅或少繳稅。四、斬斷壟斷國企的暴利,讓其充分市場化競爭,讓國企和民企職工收入以企業效益為標竿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