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經濟并沒有改變舊規則
手機免費訪問www.cnfol.com2014年01月22日 07:13 第一財經日報 馬曉芳 黃齊 查看評論
馬曉芳 黃齊
盡管互聯網思維現在被炒得火熱,但在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吳春波看來,互聯網思維并沒有改變商業常識,也沒有顛覆商業基本邏輯,新經濟并沒有改變舊規則。
“所謂的互聯網精神或互聯網思維或互聯網基因,肯定有,但它到底是什么?恐怕沒有多少人說清楚,現有的觀點大多是圈里人碎片式的摸象式的描述。對一個新產業形態的深刻把握,需要時間,需要實踐,還需要智慧。”吳春波并不贊同將互聯網思維簡單定義或者定性。
其原因是互聯網產業發展太快了,快得把人們對其的認知遠遠甩在身后,要真正把握互聯網思維的實質是一個長期的理性思考過程,正像人們對工業精神的探索和把握一樣,如果沒有泰勒、法約爾、德魯克和福特、松下幸之助、本田宗一郎等人的理論與實踐,人們至今也很難把握工業經濟的本質。
在他看來,目前關于互聯網思維的界定,大多是互聯網從業者的感性認知,自話自說,不著要領,甚至相互矛盾。
“如果說最早提出互聯網思想的雷軍總結互聯網思想就是:專注、極致、口碑、快!把它們換個詞就是:聚焦、精益、品牌、效率。這不就是工業經濟的思想或工業經濟的思維嗎?這不是互聯網思維,而是‘胡’思維。”他說。
在與工業經濟比較的基礎之上,吳春波對互聯網思維的特征或要素提出以下認知:開放、參與、免費、聯結、效率。但他也指出,這些特征不是互聯網獨有的,只是在互聯網經濟中更突出。
“互聯網思維提出者的最大貢獻不是對真理的結論的貢獻,而是提出問題的貢獻。在相互爭吵中,人們更能夠揭示互聯網企業的本質。”
“不可否認,互聯網企業已經對傳統產業產生很大的影響力,但這種影響力有多大,能否謂之“沖擊”,還需要拭目以待?;ヂ摼W思維的影響力和沖擊力至少目前還主要局限于互聯網產業中。”他說。
吳春波并不認為互聯網對傳統行業存在著整體、全面和單向的顛覆?;ヂ摼W企業試圖通過“顛覆性創新”來顛覆傳統產業,傳統產業依賴“連續性創新”來抑制互聯網企業的顛覆,兩種產業形態在未來是肉搏戰,鹿死誰手,拭目以待。
總之,互聯網思維并沒有改變商業常識,并沒有顛覆商業的基本邏輯,新經濟并沒有改變舊規則?;ヂ摼W或許會改變傳統企業的運作形態,但改變不了商業組織運作的根本規則;互聯網或許會改變以至顛覆傳統商業模式,但不能改變更不能顛覆商業組織最基本的常識和邏輯。
吳春波指出,互聯網企業也要向傳統工業學習,在互聯網時代,幾乎可以虛擬一切,但互聯網企業的管理無法虛擬,在互聯網企業成長過程中,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所謂的商業模式改變,不是所謂的顛覆性創新,而是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、組織平臺的構建、組織能力的提升、內部活力的激發和核心價值觀的探索與堅守。這與傳統企業所面臨的問題沒有差別。
“當然,這不否定傳統企業向互聯網企業學習的必要性和緊迫性。但學習不能盲從,不能躁動,不能照搬,不能邯鄲學步。學習他人,不能迷失自己。”他說。 |